軍運會志愿者昵稱是什么 武漢軍運會志愿者口號
武漢軍運會是2019年武漢人最為關注的大型賽事活動,整個武漢從幾年前開始就為軍運不斷建設優化,許多熱心的朋友也自發加入到軍運會志愿者的行列,成為這次軍運會最可愛的人。而這群可愛的人從今天開始也有了一個可愛的名字:小水杉。想知道關于本次軍運志愿者的更多信息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軍運會志愿者昵稱公布
昵稱:小水杉
行動口號:聚志愿力量,鑄軍運輝煌
武漢軍運會執委會5月12日宣布:總數預計達25萬人的軍運會志愿者,即日起以“小水杉”為昵稱;其統一的行動口號為“聚志愿力量,鑄軍運輝煌”。
25萬軍運會志愿者包括5萬賽會志愿者,20萬城市志愿者。當天,武漢軍運會執委會在武漢理工大學舉行了志愿者昵稱和口號發布會,同時啟動第二批賽會志愿者通用培訓進高?;顒?。
賦予統一的昵稱和服務口號,是開展大型活動志愿服務的通常做法。武漢軍運會執委會去年發布公告,面向全國征集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即武漢軍運會志愿者口號和昵稱,得到了廣大在校大學生、留學生等不同人群的積極響應。去年10月15日至11月5日,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100多人應征,共投來應征作品共計2240件,其中口號1197條、昵稱1177條。
依照征集活動規定的相關程序及規則,執委會通過專家評審、公示、報審等程序,最終評選確定:武漢軍運會志愿者口號為:“聚志愿力量 鑄軍運輝煌”(英文:Be Heroes behind the Glory),武漢軍運會志愿者昵稱為:“小水杉”(英文:Smart Shuishan)。
二、為什么叫“小水杉”
專家認為,最終確定的武漢軍運會志愿者口號,大氣響亮,瑯瑯上口,富有感染力和號召力,表達了社會各界支持軍運、期盼軍運、共享軍運的極大熱情;
昵稱“小水杉”,取名于中國特有樹種水杉,水杉樹干筆直,枝葉齊整、象征軍人挺拔的身姿;
水杉也是武漢市市樹,具有耐寒耐溫、適應力強的生長特點,能體現志愿者吃苦耐勞、團結協作、雋秀而富有活力的精神。
三、軍運會志愿者介紹
另據了解,即日起來自35所在漢高校的大學生、組團報名的企業員工、社會志愿者團體、退役軍人以及在漢外籍留學生等3萬余名賽會志愿者,將接受包括軍事基本常識、文明禮儀、賽會英語口語、心理調適等12個方面的通用培訓,之后還要分別接受單項競賽委員會、軍運村等各專項工作專培訓、崗前實訓和演練。
據介紹,執委會聘請了曾參與培訓北京奧運會志愿者的專業公司為軍運會賽會志愿者集中實施通用培訓,統一編寫教材、開發課程、設計模塊,同時,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對培訓流程實施監測分析,收集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培訓過程中的問題并改進。
今年1月,第一批次1.2萬名賽會志愿者通過線下線上方式完成通用培訓,累計培訓時長達14.3萬小時,共有9450人通過結業考試,率先取得武漢軍運會賽會志愿者服務資格。
(來源:武漢軍運會官網)
張家口市察哈爾都統署舊址、蘇蒙聯軍烈士陵園 蘇聯空軍志愿隊烈士墓位于漢口什么公園
這一系列主題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錫林郭勒盟、赤峰市、通遼市。在途中,順路去了張家口市內的察哈爾都統署舊址、張北縣境內的蘇蒙烈士陵園,正好能補上以前所發張家口市(地區概念)時的欠缺。
察哈爾都統始設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統轄察哈爾八旗四牧群,兼轄張家口駐防官兵,管理與蒙古地區和俄羅斯貿易事務,為從一品封疆大吏。都統府肇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先后為清代察哈爾都統、民國察哈爾特別行政區都統、國民政府察哈爾省政府、偽察南自治政府、偽蒙古聯合自治政府德王、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國民黨察哈爾省政府、新中國察哈爾省政府、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所在地,是現存唯一的清代都統署衙署。三年前去張家口時,這里正在大修,沒能進入?,F在,這里已煥然一新,恢復了正門、儀門、正堂、二堂、內宅的四進院落格局,并進行相關歷史陳列。
正門
儀門
正堂1
正堂2
二堂
內宅1
內宅2
察哈爾都統署舊址向北30公里,是進入張北縣境內的野狐嶺,1211年(金大安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六年)在這里發生了決定蒙古與金朝雙方命運的決定性戰役—野狐嶺之戰。在這次戰役中,成吉思汗指揮十萬大軍集中打擊45萬金國大軍的中路十萬軍隊,蒙軍大勝,金國幾乎喪失了所有精銳,從此再也沒有能力抵抗蒙古鐵騎。這場戰役不僅決定了蒙金交戰雙方政權的命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此后中國歷史的走勢與格局。七百多年后的1945年8月19~20日,蘇蒙聯軍與日軍在此展開激戰,并最終取得了勝利。在這次戰斗中,共斃、傷、俘日軍860多人,其中擊斃200多人,俘虜將官1人,軍官81人。戰斗中,有54名蘇聯紅軍、6名蒙古人民軍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戰斗結束后,當地政府為紀念在戰斗中英勇獻身的蘇蒙聯軍烈士,在山峰上修建了墓地、烈士紀念碑。1957年,經國務院內務部批準,進行重建,工程由紀念塔、紀念碑、烈士墓三部分組成。紀念塔名由時任內務部部長謝覺哉題寫?,F在,這里已列入“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遺憾的是,與很多地方一樣,紀念館大門緊鎖,無法參觀。只好隔著玻璃窺視一下。
陵園門
蘇蒙聯軍烈士紀念塔2
蘇蒙聯軍烈士紀念塔3
蘇蒙聯軍烈士紀念塔4
蘇蒙聯軍烈士紀念塔5
蘇蒙烈士墓
蘇蒙聯軍烈士紀念館1
蘇蒙聯軍烈士紀念館2
野狐嶺蒙金古戰場
膠東烈士陵園里有一個英雄墓,三位英雄為什么要合葬?他們究竟是誰? 蘇聯空軍志愿隊烈士墓位于漢口什么公園
1944年至1945年八路軍在膠東地區抗擊日寇中,先后犧牲了三位戰斗英雄,他們是任常倫、王克山、王彩春,于1945年8月,膠東行政公署將王克山的遺體移葬英靈山烈士陵園,與戰斗英雄任常倫、膠東軍區特等勞動模范王彩春合冢為“三英墓”。那么,這三位戰斗英雄為什么要合葬在一起呢?
任常倫銅像
1944年7月,任常倫被評選為戰斗英雄。8月,他連續出席了膠東軍區和山東軍區戰斗英雄代表大會,被選為主席團成員,并榮獲軍區一等戰斗英雄光榮稱號。會后,已任副排長的任常倫得知敵情緊急,日夜兼程七百里,趕回膠東。那時,他身上已經負過八次傷,肩膀還留著敵人的彈片,體力還沒有完全恢復。但是他堅決請求參加戰斗,此前參加過120多場戰斗。
膠東長沙堡阻擊戰打響,已經負傷八次、肩膀還殘留著彈片的任常倫,帶領著戰士參加了這場戰斗。戰斗打響了,任常倫和全排32名戰士奉命搶占制高點。他帶領戰士發起沖鋒,成功搶在日軍前頭占領了制高點。然后又帶領一個班的戰士,成功奪取了制高點旁邊被日軍占據的小高地。在堅守小高地的戰斗中,戰士們的手榴彈用完了,子彈打光了,增援部隊還沒有趕到。
在連續擊退了敵人四次沖鋒之后,他們的子彈、手榴彈全部都用完了,他堅定地對戰士們說:“我們沒有子彈有刺刀,人在陣地在!”他帶頭沖向日軍,與敵人展開激烈的白刃戰的殊死搏斗,他一人連續刺死5名日軍,終于帶領戰友們守住了陣地。此時,不幸被敵人的一顆子彈給擊中了頭部,壯烈犧牲,獻出了自己23歲的年輕生命。為了紀念英雄,一九四五年二月,黃縣人民政府決定,改英雄的家鄉孫胡莊為“常倫莊”,任常倫所在連隊被命名為“常倫連”。膠東國防劇團為英雄譜寫了一曲頌歌《戰斗英雄任常倫》,以永遠紀念這位人民的戰斗英雄。
王克山畫像
王克山是八路軍膠東軍區第5旅13團2營4連2班副班長,山東壽光人。
1941年3月16日,王克山所在的13團參加奇襲棲霞牙山的戰斗,他主動請戰,擔任爆破手,用炸藥包炸毀敵人一個堅固工事,為部隊清除進攻道路上的主要障礙。這次戰斗,全團共殲滅偽軍一個營。
1944年2月18日,戰斗打響,王克山所在的4連僅用15分鐘,就突破敵人兩道壕溝、兩道圍墻,并率先將村北的一座大碉堡爆破。他頭部雖負傷,但仍然堅持戰斗,連續炸毀敵人3個大碉堡,全連共炸掉敵人5個大碉堡。王克山用他的神勇和智慧,為13團創造白天連續爆破成功的戰例。河源西溝攻堅戰的勝利,得到膠東軍區和山東軍區首長高度評價,13團得到通令嘉獎,4連獲得“河源西溝第一連”的稱號,王克山被評為膠東軍區“爆炸大王”。
4月,王克山所在4連駐防地王家夼突遭日、偽軍襲擊,王克山率2班勇猛出擊,將敵人截為兩段,吸引敵人兵力,為主力迂回敵后贏得時間,最終將偷襲敵人擊潰。戰斗中,王克山中彈犧牲。1944年7月,膠東軍區召開首屆戰斗英雄代表大會,追認他為“膠東軍區戰斗英雄”。
王彩春,山東煙臺市海陽人,1942年6月參加八路軍。在史家疃戰斗中, 全排被敵包圍,他臨險不驚,沉著應戰,彈無虛發,斃敵6名;又將敵營長擊斃, 全排殺出重圍。1945年2月21日晚,討伐國民黨頑軍趙保原戰斗打響,激戰中,王彩春不幸中彈犧牲。戰后,膠東區行政主任公署決定,將他的故鄉-村改名為彩春泊,膠東軍區司令部追認王彩春為“特等勞動模范”。
英雄墓
1945年8月,膠東行政公署將王克山的遺體移葬英靈山烈士陵園,與戰斗英雄任常倫、膠東軍區特等勞動模范王彩春合冢為“三英墓”。英雄墓為任常倫居中,王克山居左,王彩春居右。墓用花崗石砌成,高3.4米,前面寬5米,成長方形狀。墓前上方正中處雕刻一顆五角星,下面刻著“英雄墓”三個大字,令人肅然起敬。